电影传入中国的影响(电影传入中国的过程)

对于当下的中国观众或学术界而言,“电影”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。随着经济、技术的发展,电影放映几乎在各处都可觅到踪迹;随着相关认识的不断深入,关于电影的著作也呈汗牛充栋之势。

然而,当我们冷静地重审对于电影的认知,却发现仍有许多基本的、重要的问题时时萦绕:电影舶来中国后,如何发展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意蕴?中国本土的电影理论探索呈现何种样貌?除了影像,早期电影化身为何种形态进行传播?在其传播过程中,又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?这些问题几乎是简要的、线性的历史书写无法阐明的。

近年来,在重写电影史的呼声下,不少学者尝试通过电影史料重返历史现场,有效拓展了电影史研究的版图。2022年,厚重达五十六卷的《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》出版,由当下影视艺术研究的重要学者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“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、整理与资源库建设”首席专家周安华教授担任主编,图书馆出版社出版,其中文献涉及电影理论、电影剧本、电影小说、电影产业、文化政策、电影演员、电影歌曲等众多方面。

编者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,立体通融地对散见于各处的早期电影文献全面进行了挖掘、筛选和整理,探索了中国电影史更为广阔的言说空间,无疑为广大读者、学人开辟了观照中国电影史的一重路径。

注重观念发掘,该辑刊体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,通过挖掘早期重要影人著述,尝试厘清中国本土电影观念与理论建构的轮廓。

中国早期电影史,不仅是电影创作生根发芽、茁壮生长的历史,亦应该是本土化电影观念、理论的发生史。辑刊首先体现出的便是对于早期电影观念、理论进行整合的自觉,从册开始,便首要地呈现了民国时期重要影人的著述。如侯曜的《影戏剧本作法》、乌衣、向培良的《电影导演论》、徐卓呆的《电影摄影法》、沈西苓、凌鹤的《电影浅说》等。此类著作数量可观且颇具广度,涉及电影导演、编剧、表演、摄影、批评等多个方面,是早期中国影人认识电影、探索其艺术规律的宝贵痕迹。对此进行打捞、分类、整合,是发掘中国本土电影理论的重要一步。

倡导拾遗补阙,该辑刊通过对电影文献的再挖掘,着力还原民国影坛的丰沛生态与斑斓图景。

该丛书出版前,已有《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》与《民国时期电影杂志汇编》面世,然而,仍有大量极具价值的电影文献隐匿于历史尘埃中。在资料挖掘阶段,周安华教授便倡导对早期电影史料进行补缺拾遗式的再清查、再认识。于是,辑刊对于相对小众但同样珍贵的电影杂志、特刊、画刊、报纸副刊及丛刊等着重进行观照。

例如,辑刊对《电影时报》《中国电影日报》《影剧午报》《电影画报》《影戏画报》等数种刊物进行呈现,其间内容或介绍电影新作、分析艺术旨趣,或图文并茂,关注明星生活及轶事,十分丰富多元。同时,辑刊精选收录了三十二种电影特刊,其中涉及《大独裁者》《西游记盘丝洞》等影史名片,涵盖特定电影的拍摄背景、剧旨本事、剧照、拍摄纪事、评论文章等内容。

此类史料的大量挖掘,无疑能够帮助广大学人重返更加真切的历史现场,更为全面、准确地对民国时期电影文化进行认识。

通达电影之“外”,该辑刊涉及与电影相关的诸多面向,探索了电影与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互动与勾连。电影作为一种极其强调技术与资本加成的艺术门类,其生产、销售、传播过程都十分复杂。可以说,电影并不仅仅关于影像本身,而是始终与政策、产业、观众和更为广义的文化生活形成呼应。鉴于此,在编纂辑刊的过程中,编者不仅聚焦于与电影本身紧密相关的讯息,更是敏锐地整合了其它相关内容。如电影年鉴、业务报告书、纪念刊、公司章程、出品目录等。此类文献详细记载了各类电影公司经营架构、电影生产等情况,对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民国时期电影产业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
不论着眼于电影创作和理论,亦或是在更为广阔的视域下对电影进行观照,电影史的相关研究都无法脱离真实可信的史料而存在。《民国时期电影文献辑刊》于历史的尘埃中钩沉无数珍贵的光影瞬间,既做到了内容广博、包罗万象,又做到了爬梳剔抉、分门别类,彰显着精益求精的专业追求。辑刊的出版,势必会惠及广大学人,促进中国电影史研究迈向新的境界。

作者:赵瑞君(南京大学文学院)

编辑:周敏娴

(0)
上一篇 2023年04月27日
下一篇 2023年04月27日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