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棵树到底能活多久?有的已经活了8万岁(一颗树能活多久)

前天,一个热搜噌噌噌登顶了“黄山风景区辟谣迎客松为塑料树”。事情是这样的,有人造谣迎客松的一个枝干早就冻死了,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它的塑料“假肢”。

当然,官方迅速辟谣了。

图片来源:中国新闻网微博

我猜造谣人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:普普通通一棵树,凭啥能活几千年?不行,它必须得有个小灾小病。

其实我很理解造谣人,因为我很久之前就思考了这个问题,并且写好了文章!

所以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:为啥一棵树随随便便就能活个几百年几千年?

最古老的树已经活了8万岁

我们生活中几百岁的古树,并不算特别稀少,如果你去野外爬山,说不定就能碰到几棵百岁老树。

先来说说迎客松,都说它年纪很大了,其实它的具体年龄是个迷,专家推测它已经活了几千年。

我家墙上还挂着迎客松画报呢

一般来说,松树生长缓慢,寿命较长,而一些速生树种的寿命会短一些,比如杨树一般只能活三四十年。

当然也有异常顽强的杨树,比如胡杨(Populus euphratica)。内蒙古额济纳有非常壮观的胡杨林。

胡杨林

虽然胡杨有“活一千年不死,死一千年不倒,倒一千年不朽”的美誉,实际上,胡杨树的寿命一般为100~300年,最长也不超过500年。

然而,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生物之一Pando,恰恰也是一种杨树——颤杨(Populus tremuloides)。

Pando生长在北美犹他州,体型庞大,至少已经8万岁了。8万岁是什么概念呢,中华上下才刚五千年,你品一下。

来看看Pando,做好心理准备,别惊讶。

没找错图,这就是Pando!

图片来源:Wikipedia

虽然这看起来是一片树林,但它确实只是一“棵”树!

有科学家对此作出了解释:Pando是克隆性植物,颤杨单独的茎可以长出侧根,直立的侧根伸出地面,看起来就像一棵独立的树。

简单来说,这片树林里的4万多棵树,其实是由一颗种子发展而来的,每一棵树的根系都连在一起。

Pando的地下根茎

图片来源:ResearchGate

我看谁敢给古树数年轮

这些树木年纪都很大,那么问题来了,树龄是怎么测出来的?

你可能会说数年轮,但是古树都是很珍贵的,谁敢把它伐了再一圈一圈数年轮,立马罚款刑拘警告。

除了数年轮,其实可以通过测量躯干、计算分支螺纹来估算年龄,但这两种方法公式挺多,还挺复杂,就不具体介绍了。

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——戳树心。用探木钻打个洞,钻出来一节树木样本,然后拿去数一数环数。

图片来源:wikihow

取样要从树木与人胸部平齐的地方开始,所取样本要穿过树木中心,长度大于树木直径的75%。

当然也可以像考古一样,用碳14估算年代。但这两种方法测算出来都有误差,还需要一些辅助手段,比如将一些有文字记载、树龄准确的相同类别的树木进行抽样分析,作为参照。

考古时的碳14采集

图片来源:央视网

噢对了,如果这棵古树有地方志、族谱、历史名人游记等历史文献记载,那就不用费劲去测了。

古树需不需要保护?

说说我身边的古树吧。我家附近最老的树,可能是玉泉路地铁站旁边的两棵大银杏树。据资料记载,这两颗银杏是元代灵福寺遗址遗存的树木,已经有700多岁高龄

玉泉路古银杏

图片来源:文明北京

当年北京地铁1号线建设的时候,曾经准备刨掉古树,让位于地铁站。周恩来总理接到报告后,明确要求地铁线路设计要给古树让路,“银杏树是著名的古树,须原地保护”。

现在,这两棵古银杏树已经被挂牌保护,会有市民或认养、看护它们。

这是2014年的古树认养牌,现在已经换了主人

图源网络

同样是古树,有的就没这么幸运了。

美国加州莱顿维尔有一棵千年空心红杉树,当年也是因为要修路,大树被凿空变成隧道。这棵红杉顽强地继续存活了130年,后来终究在年的一次暴风雨中倒下了。

图片来源:Save the Redwoods League

面对自然的侵袭,除了人类的保护,树木本身也有一套看家本领。

太冷或太热,树木会季节性落叶;为了防止被食草动物啃食,大树会长出刺、制造毒液;怕被别的植物挡住阳光,就会拼命长高。不仅如此,还要经受各种考验,比如雷劈、火烧、干旱、洪涝、大风、严寒……

总之,一棵树能够长成参天大树,势必占据和使用了大量的资源和空间,经历了残酷的生存竞争。

大火过后,新生的桉树枝叶

图片来源:Wikipedia

其实,在一片生态区域中,植被会正向和逆向演替交替进行,树木不总是胜利者。

我所工作的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两边,一侧是门头沟区,一侧是房山区,而山顶的植被,一部分是森林,一部分是草甸和灌丛。在这片交界的地带,当气候温暖的时候,树木郁郁葱葱,草甸慢慢减少;气候寒冷的时候,树木生长缓慢甚至被冻死,草甸的面积又开始扩大。

百花山的一颗古梨树

拍摄:杨南

大自然有自己运行的秩序,树木也有各自的生存之道,如果没有人类扰乱自然平衡,从对每种生物公平的角度看,它们并不需要人类特殊的保护。

平等地尊重所有生命,多了解它们,别随便欺负人家,生老病死顺其自然就最好了。

撰文 | 杨南

图片 | 部分图片来自123rf

微信编辑 | 谢爽

(0)
上一篇 2023年05月06日
下一篇 2023年05月06日

相关推荐